《雷公炮炙论》曰:泽兰“能 ”。本品苦、辛、微温。入肝、脾二经。有辛散温通,不寒不燥,性较温和,行而不峻,能舒肝气而通经脉,具有祛瘀 而不伤正气的特点,故凡血脉瘀滞,经行不利,乃是常用之品。
本品能 ,故能消散瘀滞,而止伤痛。常用于跌打损伤等证。若因持重不当或运动失度,不慎跌仆,牵拉以及过度扭转等原因。引起筋经,络脉及关节损,以致经气运行受阻,气血壅滞。不通则痛。可用泽兰活血祛瘀,散滞 。
《神农本草经》曰:泽兰主“金疮,痈肿”。本品能活血祛瘀,故能散痈消肿。痈肿多因外感六淫,及过食膏粱厚味,内郁湿热火毒,或外来伤害,感受毒气等,引起邪毒壅聚,致使营卫不和,经络阻塞,气血凝滞而成。症见患处皮肉之间突然肿胀不适,光软无头,很快结块,表面焮红,灼热疼痛。日后逐渐扩大,变成高肿坚硬,当化脓时局部肿势高突,疼痛加剧,痛如鸡啄。可用泽兰,活血祛瘀,散痈消肿。
实验表明:泽兰给家兔腹腔注射(2g/kg)后10分钟和20分钟,兔耳微循环有如下变化:血流速度明显加快,从粒摆、粒缓流变为粒流、粒线流,原先块状红细胞团变小、变少,微血管管径扩张。泽兰给家兔口服(4g/kg/d), 对模拟失重引起家兔血淤的血液黏度、纤维蛋白原含量和红细胞聚集指数的异常上升幅度,有降低作用。
有报告指出,复方泽兰煎剂给大鼠灌服,能使血栓干重减轻,但对血栓形成作用较弱;能使血小板聚集功能降低,但不降低外周血球计数;不能使凝血酶原时间延长,但能使血浆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延长;对纤维蛋白原及优球蛋白的溶解时间无明显作用。
地瓜儿苗全草制剂有 作用。两种泽兰,地瓜儿苗及毛叶泽兰全草的水浸膏,2g/kg 腹腔注射,均可使模拟航天飞行中失重引起 的兔明显改善微循环障碍,4g/kg 灌胃,连续4g天,对兔异常的血液流变也有较好的改善作用,使血液粘度、纤维蛋白原含量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低于对照组。
复方泽兰液给家兔腹腔注射,有一定的抗术后粘连效果,并具有促进胃肠的作用。
泽兰苦辛而微温,功可行血利水; 苦辛寒,功能利水消肿。两药配伍,一温一寒,苦辛通降。加强利水消肿之力。《得配本草》曰:“配防已,治产后水肿。”
泽兰活血 破瘀,通经利水; 芳香化浊。两药配伍,一气一血,芳香化浊,活血利水而消肿,对湿阻血瘀大腹水肿如肝硬变之单腹胀,跌打损伤之痈肿作痛均效。
治经候微少,渐渐不通,手足骨肉烦痛,日就羸瘦,渐生潮热,其脉微数:泽兰叶三两,当归、白芍药各一两,甘草半两。上为粗末。每服五钱匕,水二盏,煎至一盏,去滓温服,不以时。(《鸡峰普济方》泽兰汤)
治经闭腹痛:泽兰、铁刺菱各三钱,马鞭草、益母草各五钱,土牛膝一钱。同煎服。(《浙间草药》)
治疮肿初起,及损伤瘀肿:泽兰捣封之。(《濒湖集简方》)
治痈疽发背:泽兰全草二至四两,煎服;另取鲜叶一握,调冬蜜捣烂敷贴,日换两次。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
治蛇咬伤:泽兰全草二至四两,加水适量煎服;另取叶一握捣烂,敷贴伤口。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
泽兰叶末100克,墨鱼250克.料酒少许。将泽兰叶研成细末,装入布袋中备用。墨鱼用清水洗净后.切成片状,放入砂锅,加水适量.放入泽兰药袋浸透.用大火煮沸.烹入料酒.改用小火煨煮1小时,待墨鱼肉酥烂即成。本食疗方对瘀血阻滞型慢性前列腺炎尤为适宜。
泽兰根实际是中药泽兰的地下根茎,别名,地参 、地笋、地藕、虫草参、银条菜、地龙菜。泽兰根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,因为泽兰根的功效非常多,而且效果显著。
临床观察无毒。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适反应。长期服用或大剂量(30g以下)服用也没有明显副作用。
切片后,不宜曝晒或烘干,孕妇忌用。
泽兰与佩兰存在混用情况,在湖南、福建、广东,贵州等省部分地区,以菊科草本植物佩或泽兰(山兰)作泽兰用,因二药功能主治不同,不宜混用。菊科佩兰与泽兰最易识别之处为草质茎圆柱形。
茎横切面外表皮细胞角质化,皮层细胞切向延长,茎的四角处全为厚角组织。维管束外韧型,形成层明显。韧皮部有纤维束排列成环,附近可见分泌道。木质部由导管、木薄壁细胞、射线细胞构成。髓部中空,或由数层薄壁细胞组成。以质嫩、叶多、色绿者为佳。
茎呈方柱形,四面具浅纵沟,长60~100cm,直径2~5mm。表面黄绿色或稍带紫色,节明显。质脆,易折断,断面髓部中空。叶对生,多皱缩,展开后呈被针形或长圆形,边缘有锯齿,叶面黄绿色,叶下面有棕色腺点。花簇生于叶腋成轮状,花冠多脱落,苞片花萼宿存。气无,味淡。
与上种不同点是:茎有白色茸毛,节处较密集。叶两面脉上均有刚毛。